史蒂夫·科爾,這位NBA曆史上三分球命中率最高的神射手擁有5枚總冠軍戒指,他會告訴妳三分球對球隊有多重要,它能把妳帶向成功的頂峰,也能讓妳墜入失敗的谷底。壹個三分射手憑借遠距離的投籃可以打開賽場上的局面,真正改變比賽的進程。
然而大多數的三分射手在比賽中很少獲得太多的掌聲,根據美國《體育畫報》的報道,實際上在多年時間裏,科爾屬于球隊的“零時工”,因爲他跳不高,腳步太慢。盡管擁有相當難得的技巧,但教練和球迷是不是真的低估了三分射手們的價值呢?
被忽視的特殊球員?
Long Wang是壹名狂熱的籃球迷,這個問題他想了很久,並與他的博士導師——凱洛格商學院組織與管理教授Keith Murnighan——共同討論。兩個人決定做壹番調查:相對于技能單壹但造詣很高的專才,我們是不是對那些技能全面的通才有更多的偏愛?
Wang現在是香港城市大學的助理教授,他把他們的理論付諸實驗。在壹系列的研究中,確實發現了對通才更加青睐的證據。
在壹項研究中,Wang把300名NBA球員的薪金和比賽數據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三分球專家的薪金與他們的三分球數據並沒有聯系,而與他們的兩分球命中率有關,而事實上,他們投進的三分球對球隊戰績來說有更大的影響。換句話說,這些專才並不像他們的通才隊友壹樣,他們在球隊勝利場次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
不過這也不能完全賴NBA,普通球迷也通常把三分球專家的貢獻打了折扣。在另壹項研究中,Wang讓參與的球迷把自己想象爲壹個球隊總經理,球隊需要物色優秀的三分投手。Wang向參與者展示三個球員的資料,並詢問他們會招募哪個球員,以及每個球員願意支付多少的薪金。相對于三分球專家(三分球命中率異常出色,而總評分低于平均水平的球員),參與者更傾向于招募通才(兩分球和三分球命中率都高于平均水平的球員)並支付薪金。因爲球隊明確需要的是三分投手,在這樣的情況下還選擇通才,這可以看作通才偏好的證據。
直接對比的危害
爲什麽三分球專家會被怠慢?甚至于在有的時候,作爲壹個特殊角色,他們比其他通才做出了更大的貢獻。
因爲我們很自然地會把壹類人與另壹類人進行比較,當三分球專家與那些全面的球員相比時,他們的表現看起來就很糟糕。妳是想要5個全面優秀的球員呢?還是要壹個腳步沈重、跳也不能跳的優秀三分投手,外加4個優秀球員?實際上,5個優秀球員中隨便哪壹個都比三分投手強,但是如果妳的球隊中有那麽壹個人,可以做點特別的事情,妳的球隊表現可能更好。
這樣的趨勢也蔓延到我們的工作環境中。在另壹項研究中,Wang發現扮演招聘專員的參與者往往忽視那些更適合這個崗位的專才,而對那些普遍經驗更豐富的通才更感興趣。還有壹項研究考察了職位招聘廣告,研究者想知道究竟有多少公司會爲壹個真正的專才貼出廣告。結果,在36%的情況下,即使是那些明確招聘專才的廣告也會要求應征者具備兩種專項技能。此外,與小型組織相比,那些壹向標榜專門人才、獨特技能的大型機構更要求他們的專家具有多種技能。
管理者必須學會當指揮
管理者往往是短視的。理想的狀況是,招聘者應該像壹名樂隊指揮,站在指揮台上,手握指揮棒,知道需要多少小提琴手、大提琴手、小號手等等來演奏不同的樂曲。如果妳壹次性招募所有人,那妳可能更容易知道自己需要什麽。但是,大多數的團隊壹次只增加壹名成員,對于管理者來說就更不容易看清楚,當發生直接對比的時候,妳就不能正確地評價壹名專才的價值。
造成通才偏好的另壹個事實或許是爲了規避風險。如果妳是球隊的總經理,妳很容易做出招募了壹名優秀球員的決定,因爲妳可以參照球員的個人數據。但是要考慮整個球隊的協同作用,而不是特定的某壹個人,決策的風險就增加了。高風險高回報戰略與穩妥戰略對比,人們往往選擇後者。實際上,這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爲什麽大型組織會更偏愛通才。
最後,因爲管理往往需要人們扮演不同的角色,鼓勵著、執行者、組織者等等,很多管理者本身就是通才,而我們又恰恰容易被志趣相投的人吸引,與“各色”的專才相比,我們更願意複制自己。
如果要給管理者壹點建議的話,那就是盡量把通才與專才的對比保持在最低限度。事實上,研究者發現,如果鼓勵參與者對專才個人進行評價,而不是與通才進行對比,通才偏好可以被降低。總而言之,管理者應該是指揮家——這是妳的團隊,把眼光稍稍放遠來觀察團隊的揮動,再來決定要改變什麽。
關注更多商學院MBA《學習園地》請浏覽:http://www.abcollege.cn/list.aspx?parentID=534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