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學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資訊 > 管理哲學

商學院關註:向劉備學習如何管理團隊

點擊:1102 日期:2017-12-26 選擇字號:

劉備,被其對手貶為織席販履之徒,雖說祖上是中山靖王,但歷經數百年早已是落盡繁華成庶民,可以說是真正起於草根的創業者。就是這樣壹個人,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開始,三顧茅廬請得孔明,三氣周瑜獲得荊州,鳳雛相助拿下西川,終成壹方諸侯,帶甲百萬,稱王稱帝。劉備的成長軌跡和很多當下的中小企業的境遇相似:競爭激烈東漢末年群雄紛起,十八路諸侯覬覦天下;人才匱乏劉備實力弱小,人才大多奔袁紹曹操孫權而去。那麽如何在亂世的激烈競爭中立足並奪得天下,劉備的成長軌跡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劉備首先想到的就是解決緊缺人才的問題。在亂世之中,最緊缺最重要的人才當屬武將了,這直接關系著主公老板能不能生存下去。對於壹個企業來講可能最緊缺的人才就是產品開發層面的,4P定律中首先的就是產品,企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做好產品,而做好產品就是產品開發人員需要做的事情了。這我們就能理解史玉柱在初涉網遊領域時願意花巨資從盛大引進研發人才了。劉備深諳此道,因此在出道之初,就和天下猛將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籠撈了二位豪傑的心,並立誓不能同生但求同死,因此兩位天下數壹數二的武將就為他肝腦塗地了。事實證明正是關羽張飛的努力,讓劉備在亂世中雖顛沛流離卻不致覆亡。
  但是解決了武將問題,似乎劉備仍然無法立足,依然顛沛於各路諸侯,寄人籬下,即使被曹操贊為英雄也只能裝憨賣傻。在遇到了徐庶之後,他才明白了他還要解決人才結構的問題。在新野時徐庶壹語道醒夢中人,劉備武強文弱,文武如鳥之雙翼,只有雙翼起飛才能鵬程萬裏。於是乎劉備趕忙拜徐庶為軍師,徐庶壹到崗,形勢立馬不壹樣,徐庶馬上就幫助劉備擊敗了來犯的曹軍。可惜好景不長,徐庶被曹操用計騙到許昌,劉備於是按徐庶的建議三顧茅廬請出了有臥龍之譽的諸葛亮,諸葛亮壹出如撥雲見日,劉備迎來了成長的春天,從此事業壹帆風順,業績節節攀升。此後更是在諸葛亮的幫助下虜獲了鳳雛—龐統的心,從此天下數壹數二的謀士盡歸劉備帳下,加上劉備擁有的天下數壹數二的猛將關羽,張飛,趙雲等,從此劉備集團展翅高飛,鵬程萬裏,實力大增,壹度在三國之中處於優勢。事實證明在任何組織中,只有各類人才匯聚,共同努力才能推動組織目標實現。
  在劉備集團中,劉備是董事長,諸葛亮就是CEO了,劉備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去實現自己想要的東西。劉備要的是“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要的是“剪除漢賊,中興漢室”,但是如何實現,諸葛亮給了他答案,那就是“三步走,三步定天下”,第壹步奪取荊州,獲得立足之地;第二步奪取西川,獲得成長之地;第三步,出西川而奪取天下。如此三步,讓劉備董事長看到了事業成功的希望,心頭多年的陰霾壹掃而光,從此不再感嘆年已四十,事業無成而髀肉復生了,生命充滿了活力,有了精神頭,有了幹勁和鬥誌。在企業組織中,董事長往往知道自己要什麽,但是並不壹定清楚通過什麽樣的步驟去實現它,這時候,職業經理的作用就出來了。
  解決了緊缺人才的問題,解決了人才結構的問題,是不是就壹定能立足於天下呢,事實上袁紹袁董事長,武有顏良文醜,文有田豐許攸,壹時間天下九州,袁有其四,帶甲百萬,戰將千員,勢力滔天,可是在官渡之戰中卻敗於曹董事長。袁董事長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最關鍵的壹點是袁紹不懂得如何籠撈人才,不知道如何人盡其才。因此才有許攸的夜投曹操,火燒烏巢,斷送了袁紹的滅曹大業,並最終吐血而亡。劉備董事長比曹操,比袁紹更懂得如何籠撈人才,如何人盡其才。
  但凡是人才他所關註的除了職位收入之外,可能更加重視是不是得到了老板的尊重。而劉備恰恰在這壹點超越了三國時的所有諸侯。劉備深刻洞悉了職業經理的心理需求,他知道自己勢力弱小,無高官厚祿許之,只能靠對職業經理的尊重來換取他們的肝膽相照,肝腦塗地。因此劉備才會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換取的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即使像劉璋別駕張松之流,劉備也能親自迎出三百裏,換得的是張松獻出西川詳圖,而得此圖就得到了半個西川。執手相看淚眼,反映了劉備尊重職業經理的真誠;甩掉孺子阿鬥,反映了劉備尊重職業經理的無以復加的誠心;而與之相對應的是袁紹因為小兒得病,性情大亂,當許攸獻計時,斥責並杖責許攸,如此袁紹安能不敗,劉備安能不勝。
  籠撈人才也許尊重就夠了,但人盡其才靠的是放權和信任。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後,就授以軍政大權,在火燒新野時,關羽,張飛不但不看好這位架子極大的文弱書生,並且心懷不滿問出了“我們都出去打仗廝殺了,軍師妳幹些什麽”這樣極端不滿極端蔑視諸葛亮的問題。但是劉備明白信任和放權的重要性,因此當諸葛亮分派他任務時,劉備畢恭畢敬接受分派,並且率先執行垂範,讓關羽張飛等人無話可說。這正應了管理學中最重要的壹點:信任比不信任的成本要低,放權比不放權的成本要低。諸葛亮沒有辜負劉備的信任,即使在新野小城也創造了以少勝多的神話;諸葛亮也沒有辜負劉備的放權,充分的放權保證了執行到位,保證了戰役的勝利。
  正是劉備解決了團隊管理中最緊要的三個問題:緊缺人才的問題;人才結構的問題;如何籠絡人才,如何人盡其才的問題,才讓劉董事長在三國激烈的競爭之中終成鼎之壹足。
  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劉備的團隊管理經驗值得借鑒。

評論信息

暫無留言!
發表評論
姓名:
內容:
驗證碼: 點擊換一個 看不清?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爲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産品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4.不支持HTML代碼且留言要通過審核後才會顯示,請勿惡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