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飯團”類型多
有人曾說過壹句話:妳的工資就是妳最好的五個朋友的平均數。所以,妳不妨註意壹下,是不是經常陪妳吃飯的人的工資、級別都與妳相仿呢?中午吃飯與誰吃,暗含職場潛規則,也就是我們說的“飯團”。這種飯團,我叫它小團體。往往人員相對固定,都是誌同道合,或者合作密切的同事。大家在壹起拉拉家常,說說格子間裏的“甄嬛傳”。
另壹種團,我叫它微服私訪團,往往是領導挑頭,請組裏的人吃飯。借助吃飯時的輕松氛圍,領導可以體察民情,了解大家的真性情,也可以鼓舞士氣。下屬也可以在飯桌上跟領導說說在辦公室裏不敢說的話,不好意思拍的馬屁。要記住,誰都喜歡聽好聽的,所以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吝惜妳的溢美之詞!
還有壹種飯團,我叫它溝通團。這也是我想提倡的。工作中難免有拌嘴的時候,壓力大了,大家情緒都不好。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也推薦大家放下面子這東西,請對方吃頓午飯、喝個咖啡,哪怕是個麥當勞,都能緩解緊張情緒,增進了解。
既然民以食為天,那麽就讓中午這頓飯吃得舒心、快樂,成為妳上班八小時中最美的壹個小時!
炎熱的夏天,身體各種不爽,身在職場的男男女.女們食欲也開始下降。“午飯吃什麽啊?”“不知道,沒什麽想吃的哎!”“那就去食堂?”“食堂?我都能想象出哪幾樣菜來,算了吧。”“那出去吃老夏推薦的××面吧?”“哎,天太熱,不想出去呢!”“那妳壹個人呆著吧,我們去吃了。”
親,可不帶這麽挑的哦,身在職場,吃飯可不是件小事情,弄不好妳就可能被大家“踢出局”哦!
職場“飯團”暗含的潛規則,妳還需要了解:
潛規則壹:吃的不是飯,是人脈!
很多人可能覺得小題大做,不就吃個飯麽,有這麽誇張嗎?真的不是誇張,為此還有人專門寫過壹本書,叫《不要壹個人吃飯》,這本書介紹了很多21世紀的交際規則,其中很重要的壹條就是:決不要壹個人吃飯!因為這是壹個講人脈的年代,人脈的建立要靠妳平時和很多人打交道,而吃飯就是非常重要的壹條途徑。
身在職場的“老油條”可能也知道公司內部的各種八卦新聞、小道消息大都是從飯桌上得來的。所以身在職場,吃飯可不是件小事情,它和妳將來在公司的“江湖地位”密不可分,甚至和妳哪天創業成功與否都有密切的聯系。
在很多公司,壹到吃午飯的時間,就會形成很多“飯團”,三五成群地出去吃或在公司食堂吃飯。壹個“飯團”就是壹個小團體,每個團都有自己的愛好和話題:“誰誰誰又結婚了!”“誰誰誰又生孩子了!”“誰誰誰又升職了!”這是“八卦飯團”;“今天股票又跌了!”“中國股市什麽時候漲過!”“早知道應該買那只股票,就那只……”這是“金融飯團”;“最近商場都在打折啊,什麽時候咱們壹起去逛逛!”“那啥啥牌子的防曬霜很好用,妳喜歡的話我幫妳帶!”這是“購物狂飯團”……
面對各種飯團,妳確定好選擇哪個加入了嗎?特別是職場新人,初來乍到,面對各種“飯團”,不知如何處理!
壹位職場新人就在網上求助:“我是職場新人,新到壹家公司,我們中午都是吃食堂,但我們部門的人要麽都是男的,要不就是歲數大的女的,我是壹個小女孩,和人事部門給我面試的那個小孩年齡相仿,跟他倒是有共同話題。我該怎麽辦呢?應該和誰壹起吃呢?我感覺應該和自己部門的人吃,可是跟他們壹起聊什麽呢?”
很多人建議她應該和同部門的人吃飯,畢竟和同部門的人合作更多,但遇到人事部那個小孩也可以熱情地打招呼。總之誰都不要得罪,但也不要和具體哪個人走得太近,不然就會惹人有意見。等到和大家都混得差不多熟了,工作都很容易展開了,就可以找有共同語言的人壹起吃。
潛規則二:沒有“飯團”,小心成為職場“隱形人”
吃飯不僅對職場新人融入新工作環境有促進作用,對職場“老油條”們來說,吃飯也是個建立工作好搭檔,醞釀好人脈的好時機。
壹位做客服的美眉說,雖然他們的工作主要和客戶打交道,但是平時需要學習很多有關產品的知識,還要學習和客戶溝通的技巧,壓力還是很大的,有時遇到壹些難纏的客戶,更需要及時找個人發泄壹下。而這些壓力找有同感的同事探討和發泄是最好不過的,所以壹到飯點,她就會和幾個談得來的同事壹起去吃飯,大家壹坐到壹起就七嘴八舌地聊開了,“哎,剛剛我遇到壹個極品客戶,竟然問我要電話號碼,還變.態啊?”“這有什麽,我上次遇到個更變.態的,問我能不能做他女朋友!”……通過這樣的發泄,大家在工作中的郁悶就消失了。有時大家還會壹起討論業務上的知識,對大家共同進步很有幫助。
而那些不願意和別人壹起吃飯的人就失去這樣的機會了。壹位在證券公司工作的王先生就告訴記者,他們部門就有壹個人不喜歡和大家壹起吃飯,開始大家還叫他壹起去,但拒絕得多了,就慢慢疏遠他了,覺得他這個人怪怪的,可能是比較內向的性格吧。反正現在大家有什麽事都不叫他,他有什麽事大家也都不知道,他就像個“隱形人”,被大家忽視了。有次老大通知大家開會,他當時可能不在場,到點我們都去開會了,就他沒去。老大說妳們怎麽不通知他,大家互相看看,壹拍腦袋,都以為人已經到齊了,根本忘了還有個他。
可見和同事壹起吃飯是多麽重要!
潛規則三:會聊的人能混,好幾個“飯團”
不過身在職場,什麽事都要留個心眼。
在“飯團”裏,本來大家都是“各取所需”而來,有來探聽各界動向的,有來打聽隱私的,還有就是純粹找飯搭子的。如果妳在裏面壹不小心說漏了嘴,說了什麽不該說的,就可能對妳的職場人生產生負面影響了。特別是當有人在抱怨領導怎麽怎麽壞時,妳也跟著附和,這時說不定領導正悄無聲息地走過來,對面的人倒是不出聲了,妳還在那裏劈裏啪啦,那妳就慘啦!還有如果遇到職場“小人”,到領導面前告妳壹狀,那妳更是有冤無處說。
所以“飯團”也不是那麽好混的,要掌握好尺寸和度,和同事要搞好關系不錯,但也不要太過親密無間。有句古話不也說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放在職場,壹個道理。
當然,職場上的大多數人還是“無害”的,只要妳真誠地對待別人,別人也不會對妳怎麽樣,關鍵是看妳和人交流的技巧怎麽樣。那些口才好,知道得多的人,往往就在“飯團”裏如魚得水,甚至能同時混好幾個“飯團”。反之,不善交流的人往往就會被“孤立”。
所以,當妳發現每次吃飯都是壹個人的時候,不妨思考壹下,為什麽妳漸漸變成了職場裏的“邊緣人”了。如果妳不想繼續壹個人吃飯,那麽趕緊加入別人的“飯團”吧。
關注更多商學院MBA《經理內參》請浏覽:http://www.abcollege.com.hk/news/periodical.html
評論信息